其他

2018-05-26


在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中,人才是除高楼、设备等硬件条件外最关键的“软实力”,也成为各大高校竞争的资源。高校作为“引凤凰”的梧桐树,对高层次人才给出诸多配套奖励承诺,人才引进的成本也在逐年升高。



高校抢人大战持续升温

高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,也希望借助高层次人才的力量,跻身前列。许多以往学术研究薄弱的高校,纷纷加入了学术人才争夺的行列。

 

让引进人才不为“柴米油盐”所困扰,提供的物质条件自然要杠杠的。全国各地及高校院所陆续公布应聘人才优惠政策,给钱、送房、落户口、授“帽子”头衔已然成为“抢人”标配,掀起一场“人才争夺战”,海外高端人才更是被“抢”的重头戏。有人说,引进人才犹如找对象,一时间“抢人”大战全面爆发。

 

800万房补、100万年薪,出现在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里;南开大学则在诚聘英才的公告中承诺,税前65~120万不等的年薪,60~300万不等的安家费,理工科最高800万的科研启动费。高额年薪、解决配偶工作、子女入学等字眼,纷纷出现在高校人才招聘公告中。

 

 

提供丰厚待遇的目的,是希望帮助引进的人才解决所有不必要的生活之忧,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,培养好每一个学生,做好每一项研究。利用高薪水挖人是每个行业都会用到的最普通的一种引才方式,背后的驱动力是对所引人才的强烈需求。而就待遇而言,一直以来我国高校跟发达国家高校还是有差距的。既然要引进人才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,且各项指标都要与国际接轨,薪资也应与之相匹配,与国际接轨。


如何看待“砸钱挖人”

关于高校挖人的话题,一直被大家热议。全国人大代表、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曾感慨,各高校人才大战中的攀比,特别是待遇攀比,让人感到实在是追不上,也比不了。

 

对此,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,“市场竞争当然不排斥合理的‘挖人才’竞争,但是如果过于急功近利,将不利于人才建设。因此,我国高校之间应达成共识,促进办学的良性竞争”。

 

 

“砸钱挖人”的报道和评论集中出现,当然有其现实的原因,但是通过舆论的影响来改变不合理的现状,也未必不是一条富于建设性的路径。


我们自然不能笼统地说,“砸钱挖人”都属于非理性行为。因为“理”是分层的,不同事物有不同的“理”,而越往下面的层次“理”也越多,这是宋代理学家所说的“理一分殊”。但这个“分殊”也并不一定就是行为合理性的证明。


拿大学来说,它是一个教育和研究机构,属于教育、学术的行业。既与学术、教育有关,它首先就应该遵循教育的原则和学术的规范,引进人才也不例外。


美国大学市场化的“理”

以“与国际接轨”为口号的管理者会举例说,当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威廉•哈珀利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雄厚资金,说服8位在任大学校长和近20名系主任辞职加盟,且以双倍年薪挖角克拉克大学,很快将芝加哥大学的名次提高到美国高校的前列。但这种掠夺性的收罗人才方式只不过是19世纪末、20世纪初正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美国中西部高校的一种非常规手段。

 

 

此类方式在当今美国高等教育界虽然依旧时有出现,但已经被美国学者斥为震惊同行的“厚颜的搜刮行为”。而事实上,芝加哥大学如果没有第五任校长托马斯•赫钦斯以及其他教授们对于市场化的抵制,以及对于学术纯洁性的坚守,也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。可见,芝加哥大学的早期行为并不值得当作“成功经验”去效仿。


与美国大学市场化的“理”不同,国内大学“砸钱挖人”始终都是遵循着行政性的“理”。行政主导的计划性引才有两个标志:一个是头衔,一个是钱。前者是引进的标准,后者是与之匹配的价码。而总体上看,它都是以快速见效为目标。

 

根据观察,计划性引才一般都具有以下几个相互衔接的特点:


  • 第一,不透明。因为不透明,也就为个别管理者暗箱操作提供了条件。

  • 第二,个别管理者说了算。

  • 第三,超越现行体制。人才不仅是一人一价,各种特聘职称也可以任意授予。

  • 第四,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选拔机制,引进的人才一般都有熟人、同学的关系,或者以熟人、同学为中介来实现。因为是出于私人关系,人才们在相关的管理者调离或者退休后,便极易产生随时撤离的念头。

  • 第五,也可称为“人走茶凉”。

  • 第六,既然私人关系远重于学校,引进的人才对于学校自然缺乏认同感。没有认同感,就不可能有超越个人利益的责任感产生,为学校服务则更是无从谈起。平心而论,为自身利益考虑也情有可原,但过分地为自己的出路考虑最容易转换成唯利是图。不少引进的人才在一所学校约定的服务期届满后,一而再地在“引进—服务”的游戏中主动“被引进”,就是例证。



人才流动是好事,但如今高校竞相引进人才导致待遇不断提高。这种待遇不仅指收入,还包括住房、子女就学等条件,不利于人才的有序流动和各地区高校的均衡发展。这可能会导致囫囵吞枣式地引进,并不会去考虑引进的人才是否与高校自身的学科发展规划相一致。对海外人才的引进是否可能出现“水土不服”“南橘北枳”的情况。


引人贵在“引心” 眼光需放长远

现在有媒体呼吁,大学的人才引进要摘“帽子”、看“里子”,即摘去各种头衔,看真才实学。但依据行政性的“理”,“帽子”一旦略去,判断人才学术水准的高下和实际价值的尺度也就变得模糊了。因此,按照行政性的逻辑,风险最小的引进人才办法只有看“帽子”。


给各种“帽子”明码标价,仿佛是在走向市场化,实质上仍是行政主导。而一再水涨船高的人才价码,不仅破坏了大学原有的工资结构,助长了学校内部的贫富不均,也给大学以外的人造成了所有大学教师都已经“先富起来”的虚假印象。指标化、量化,其急功近利的诉求与大学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是有目共睹的。

 

或许,对于大学教师而言,这是最好的年代,也是最坏的年代。一方面,相当一部分名学者、名教授顺势跳槽,轻轻松松就获取了超额的物质回报;而另一方面,绝大多数大学教师却无缘分享这场盛宴,反倒不得不忍受收入差距扩大所带来的失落感......在这轮人才与利益再分配的大潮中,非理性的“经济强刺激”所衍生的一系列并发症,注定是不容回避的问题。

 

的确,提升高校教师职业回报乃是大势所趋,这也是强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具体兑现。可问题在于,这一轮硝烟弥漫的大学教师争夺战,仅仅只是促成了极少数顶端名师收入的跨量级暴涨,却并没有转化为全行业待遇的普遍改善。这种“赢者通吃”的局面,导致了经费、资源等的高度集聚,而这必然意味着原本属于年轻教师的给养与空间将被极大压缩。当各大高校千方百计地招揽一部分人才时,却也在不知不觉间抑制另一部分人才。

 

 

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一个漫长、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,“帽子”多了以后,反而成为学术发展的一种桎梏和枷锁,越来越多的学者奔波在各类人才计划的申请、检查、评审的路上。

 

该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,高校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人才,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都是从重点课题和论文来考察。但是教学和科研不一样,科研水平高的人不一定会传授知识,高校还需回归育人之本。争创一流的目标无可厚非,但关键还是要转变利益导向机制,引导教师做好本职工作。



本文转自麦可思研究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